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正文

2016青春领袖候选人15号汪三

发布时间:2016-10-28 15:11:33 来源: 浙江在线

 

      姓名:汪三,男。

      1981年3月出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综合室副主任。

 

      推荐理由

      2004年大学毕业后汪三来到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参加工作,从此他为他火热的青春找到了践行梦想的舞台。汪三好学上进,在被评为电力工程师后,还通过了技师鉴定,成为了余杭公司最年轻的拥有“双师”职称的人才,他还成为了余杭公司变检工区第一批拥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青年人才。他通过不懈的钻研、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该公司QC成果一等奖成为了班组创新成果最佳成绩。

      个人创新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带动团队创新才能解决更多问题、才能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才能为国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2年2月余杭公司“汪三劳模工作室” 劳模创新课题组正式授牌成立。现有成员12人,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是一支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和具有“创先争优、敬业奉献”精神的生产技术革新和实践队伍。截止目前工作室已成为国家级、电力行业级成果8项,专利13项,工作室被浙江省电力公司命名为劳模优秀创新工作室、杭州供电公司五星级劳模工作室。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为了适应余杭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全区人民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余杭电网建设也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变电站数量和变电容量翻了近两番,汪三见证和参与了余杭电网这段快速发展期,工作至今他负责主持或参与了4座220kV变电站新建、22座110kV变电站新建、10座变电站大型技改、8座35kV变电的新建或技改工程,多项工程被列为省市区重点工程项目。近两年智能化变电站新兴,但是对汪三和他的团队来说确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新生事物。他迎难而上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学习研究新一代智能化研究设备原理、结构,试验调试项目内容方法,来不得半点模糊,确保对设备完全掌握,截止目前已投产2座220kV、6座110kV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并确保了投产和并网运行情况安全稳定。

 

      曾获主要奖励

      1.2012年荣获浙江省电力公司首席技师称号;

      2.2015年荣获杭州市“最美青工”称号;

      3.2016年荣获杭州市余杭区劳动模范称号;

      4.近五年连续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奖4次、全国电力行业优秀成果奖2次,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专利1项。

 

扎根基层 落地有声 勇做电力先行的“主力军”

       

         G20杭州峰会虽早已落下帷幕,但杭州的美景,那惊艳了世人的灯光秀,让八方来客流连忘返。而在这些盛景的背后,有这样一个身影——以变电站为家,为保障G20的供电安全日夜坚守,默默付出。

        他是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运检部综合室副主任,他不善言辞,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扎根于基层的一面旗帜 电力先行的“主力军”

        2004年7月,汪三参加工作。这个西安交大的小伙为他火热的青春找到了践行梦想的舞台。再宏大的梦想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丈量,再平坦的道路都需要星光的指引。

        初到余杭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区工作,他好学上进,整天翻阅资料学习原理,跟着老师傅跑现场,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就着一股拼劲,没过多久就被评为电力工程师,之后还通过了技师鉴定,成为了余杭供电局最年轻的拥有“双师”职称的人才。

        手上的技艺越来越精湛,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但他并没有忘记一个基层电力工人的责任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电力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干!这是汪三对自己的要求。

        2007年的夏天,是一段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7月的骄阳炽烤着大地,室外温度高达40℃,而中泰地区缺电严重,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生活生产,余杭供电公司决定抢建中泰临时变电站。一个集装箱式的控制室在一片煤渣填平的沼泽地上出现了,汪三带着9名年轻的班组成员就这样开始工作。

        酷暑难耐,环境恶劣,这一头,很多年轻的班员因高温出现了身体不适;另一头,当地居民常常跑过来询问何时可以供电。一边是队友一边是殷切盼望用电的居民,身为班长的他,当下决定让年轻同事每周轮休一天,做到有人休息不停工,而他自己则坚持20多天不休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提前15天完成了中泰变电工程。虽然退了多次皮,肤色也变成了“焦炭色”,人也瘦了近十斤,但他依然觉得很值得。

        就是这种不怕吃苦,不畏惧困难的意志品质,让他不断肩负重任并出色完成。

       在G20期间,因多国领导人访问参观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保电站立即升级为特级保电,他带着队伍吃住变电站,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测,随时待命……最后圆满完成了以“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为目标的保电任务。

       工作至今,汪三已负责主持或参与了4座220kV变电站新建、22座110kV变电站新建、10座变电站大型技改、8座35kV变电的新建或技改工程,多项工程被列为省市区重点工程项目。仅2015年一年他就负责了建设投产了6项区重点项目。

       发挥“劳模工作室”辐射效应 传承工匠精神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带动团队创新才能解决更多问题、才能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010年,汪三被评为浙江省电力公司首届劳动模范,对他来说,这是对他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劳模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想带动更多的人发挥团队力量的优势,可以为企业做出更多的事情。”汪三这个质朴但令人敬佩的想法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他开始探索创建工作室。

       2012年2月,余杭公司“汪三劳模工作室” 劳模创新课题组正式授牌,这是一个植根于基层的工作室,它以浙江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汪三命名。“汪三劳模工作室” 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着重鼓励吸引一批高学历、高技能创新人才成立团队创新,并制定了创新团队的组建、创新的流程和创新过程阶段评价体系,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造就一代”的工作模式,确保创新成果的成功率和质量水平。

       2014年,在“汪三劳模工作室”,他提出创建汪三劳模“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工作室,打造团队、打造平台、打造品牌,将创新创效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展。

       对汪三来说,“劳模工作室”不仅仅只是搭建了一个吸引人才、解决问题的平台,更是一个传承工匠精神的殿堂。

       未来,他将不断地提升自己,并不断地将劳模精神传承下去。

 
编辑:楼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